甲子忆芳华,我与中传一起走过 ——专访“中国传媒大学突出贡献教授”赵玉明

发布者:吴迪发布时间:2022-07-13浏览次数:10

编者按:赵玉明,中国传媒大学(原北京广播学院)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历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《中国广播电视年鉴》主编,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,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导师,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闻学学科规划评审组成员。主要从事中国新闻史、中国广播电视史教学研究工作。1992年起,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。2007年退休后获中国传媒大学首批“突出贡献教授”称号。

  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、教育部、国家广电总局的科研项目。代表著作有《中国现代广播简史》《中国广播电视通史》(主编兼主要撰稿人)《赵玉明文集》(三卷本)。主编有《广播电视辞典》、《中国广播电视人物辞典》和《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》等。主持征集、编选《中国人民广播回忆录》(四集)《延安(陕北)新华广播电台回忆录新编》等。

 

“这里啊,就是以前学校分给我的宿舍。”眼前满头银发,身着藏青色套装的老人便是赵玉明教授。他笑容和蔼,把我们迎进了书房。

房间不算宽敞,但每一件家居物品都摆放的井然有序。环形书柜里是各式各样的书籍和奖状,“中国传媒大学突出贡献教授”奖牌摆放在书柜正中最高的位置。书桌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黑白合照,上写“北京广播学院1963年度应届毕业生合影留念”,这是赵老师的第一批学生,也是北京广播学院(中国传媒大学前身,下同)的第一届毕业生。一路行来,这位八十二岁老人与广院走过了近一个甲子。

 

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

1959年夏天,23岁的赵玉明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,来到刚刚成立的北京广播学院。最初,学院只有新闻系、无线系、外语系三个系,新闻系的专业课便落在了十几个人大毕业生身上。确定教授科目时,出于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以及之前在人大报刊史课程的学习,赵玉明选择了广播史。这对他来说,具有很大的挑战性。当时,整个中国广电界很少有人对广播史进行专门研究,既无系统资料,又无前人经验。连赵老师自己也说:“来广院前,除了听过广播,对广播几乎一无所知。”

带着茫然和困惑,年轻的赵老师回到了母校,又一次旁听《报刊史》课,同时找到了当年的任课老师方汉奇。“广播史我没搞过,但它与报刊史一样,都是‘史’字类的课,搞历史要从收集整理史料开始。我告诉你,可以从报刊中找广播史料。广播方面的大事,报刊上总会有记载的。”方老师一番点拨,让他豁然开朗,“自己动手找史料”成为赵老师从教的座右铭,长达半个世纪,被赵老师戏称为“照虎画猫”的研究就此开始。

1963年 赵玉明教授于新闻系办公室留影

于是,赵老师和他的同事们一起,先查找档案,再根据档案线索寻找报刊里的记录。一开始是从《新华日报》《解放日报》等党报党刊中寻找人民广播史的痕迹,后来扩展到从各类报刊、档案、书籍中发现民国时期各种官办、民办乃至外国在华办广播的史料。走出书斋,赵老师访问了许多曾在延安办广播的老同志,邀请他们撰写回忆录,结集出版。为了考证核实史料、回忆录中的细节,他和同事们还多次考察延安(陕北)台旧址。日积月累,先后形成了《中国人民广播史料》(上册)《解放区广播历史资料选编》《旧中国的上海广播事业》等,这为后来赵老师系统编著广播电视史著作奠定了基础。回忆起当年研究的细节,老人家记忆犹新。

1960年,整理“老广播”回忆录时,大家发现,好几篇文章提到了1940年冬天延安开办广播的历史,在此之前,学界一直以194595日作为延安广播电台的开播时间。为了准确界定,赵玉明和他的同事们用半年时间搜集了20世纪40年代延安台的珍贵史料。80年代初,参与了调查组,和齐越等老师一起考察延安(陕北)台的编辑室、播音室和发射台等 14 处旧址,并撰写报告。经过反复论证,1980年,中央广播局将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更改为每年1230日,历时二十年的研究为解放区广播史书写了重要一笔。

1985年春 与延安'陕北'台原编播人员留影

怀着一颗赤诚和敬畏之心,赵玉明老师耕耘不辍,为中国广播电视史留下了一笔笔丰厚的财富:《中国现代广播简史》(1987)《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》(1994)《广播电视辞典》(1999)《中国广播电视通史》(2004)等一大批著作相继问世;2012年,由他主持完成的《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》结项,对广播电视学的学科地位和架构等提出了比较系统、完整的见解。

在赵老师等的不懈探索下,新闻传播学、广播电视学生根发芽,渐成体系。1997年,新闻传播学升格为一级学科。此后,新闻学、传播学、广播电视学先后成为二级学科。如今,我校的新闻传播学已经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。作为培育者、见证者,赵老师十分感慨:“这是几十年努力的结果,非常不容易,同学们一定要抓紧机会好好学习。”

化育桃李  严字当头

1959年算起,赵玉明老师耕耘讲台超过半个世纪,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学生,如今活跃在新闻传播、广播电视学界的知名教授,郭镇之、哈艳秋、艾红红等均出自他的门下。谈及教学生涯,赵老师道出了自己的原则:宽进严出。

1982年7月9日 郭镇之硕士毕业论文答辩留影

“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,老师要多给学生机会。”赵老师回忆,有一年招生时,一个考生仅差几分,就与广院失之交臂。正好当年教育部出台政策,如果学生承诺毕业留校任教,便可破格录取。经协商,赵老师还是录取了这名学生。尽可能让符合条件的学生获得培育机会,这便是“宽进”。“宽”字还渗透在他的教学之中。培养研究生时,赵老师通常只划定范围,不限定题目,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,逐渐获得学习能力。“授之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

而对学生的要求,赵老师则总结为“严”:教学工作要严肃,该上课时上课,该考试时考试;治学要严谨,史学也罢,其他学科也罢,都要扎实深入;要求要严格,每年毕业之际,赵老师几近苛刻,绝不容许一个“残次品”走出学校:“不合格的毕业生,既是对学生不负责任,也是对学校、社会不负责任。”在他的建议下,硕士生、博士生答辩时,严格把握预答辩、答辩环节,自己指导的学生尤其如此。

赵老师不仅严格要求学生,对自己也是一样。五十年教学生涯,他一共指导了10位硕士,12位博士,3位博士后,数量并不多。对此,赵老师有他的考虑:“担任校领导后,虽然还在招硕士生,但基本就是毕业一个招一个,因为多了也带不过来。”“我的工作方针是少招生、勤交流、严要求”。本着因材施教的理念,赵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针对性地引导,填补了很多研究空白。哈艳秋熟悉日文,赵老师便引导她研究伪满广播史;有学生要赴美留学,赵老师便为她确定美国广电史的研究选题;薛文婷有体育传播的教学经验,博士生入学前赶上北京奥运会,赵老师便引导她进行近代体育新闻传播史研究,这才有了后来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。

观察并挖掘学生的闪光点,将个人特长和观点融入科研,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水平,而且促进了学科发展。在赵老师和他的学生身上,我们感受到了教学相长。

回忆起与赵玉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, 1977年毕业于新闻系,现任我校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的哈艳秋教授感慨:“赵老师是我学术上的引路人,他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终身。”

“板凳需坐十年冷,文章不做半句空”,时至今日,哈艳秋老师仍然铭记赵玉明老师当年的教诲。严谨的治学让她逐渐找到了新闻史的乐趣,也发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。让哈老师难以忘怀的还有赵老师指导学生的宽与严。每次外出调研,他都事先做好沟通,整理资料、审阅大纲,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帮助。“他就像一位慈爱的父亲,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。”而当学生疏忽不当,赵老师则会一针见血地指出,绝不含糊。身为曾经的学校领导,广播研究大家,在赵老师的身上并没有专家权威的架子,他风趣幽默,平易近人,无论老少都愿意与他交流。

2006年9月 赵玉明教授七十寿辰与在读及毕业研究生合影

从师生到同事,回想起过去的四十多年,能够得到赵老师的指导,哈艳秋老师深感幸运,“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新闻教育、献给了热爱的广电事业,他既是我们的榜样,更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。”

情系广院  呕心沥血

1989年9月7日 主持校庆30周年大会留影

1984年开始,赵玉明老师由一位单纯业务型的教学老师转入领导岗位,先后担任新闻系副主任、主任,19893月,担任广播学院副院长,直至1998年,62岁的他“超期”退役。在此期间,学院的整体面貌和办学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逐渐成为培养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重镇学府。

1980年学院教学结构调整时,新闻系被重组为新闻、播音、文编、电视四个系,以及新闻研究所和语言文学部。赵老师接任新闻系主任后,与全系教职工一起,做了许多工作:筹建了全国第二家广告专业;专科、本科、研究生甚至面向社会的函授班均发展起来,办学层次明显提高;形成了新闻系第一代教材,从理论、历史到实务,面面俱到;倡议编纂《广播电视简明辞典》,策划成立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电视史研究委员会,并为广院争得一席之地,对内对外扩大了新闻系的影响。

  

如今,提起我校三大奖项——“中央三台奖”“星光研究生奖”“周恩来班”,每一个传媒学子再熟悉不过。然而,很少有人知道,时任北京广播学院副院长的赵玉明老师付出的汗水与辛勤。

1989年,刚刚履职的赵玉明老师拜访了“中央三台”(中央人民广播电台、中国国际广播电台、中央电视台)的台领导和人事部门,协商设立“中央三台奖学金”。赵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:“评奖时邀请台领导一起参与,评选出的也是三台最需要的优秀人才,这是‘双赢’。”经过赵老师等人的努力,“中央三台奖学金”成功设立,奖金也逐年递增。该奖项成为第一个面向全校的社会性奖学金。在此之后,赵老师积极牵线搭桥,北京星光集团等企业先后在广院设立了“星光研究生奖”等奖项,实现了校企间的合作,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铺就了道路。一直以来,赵老师对周恩来总理的人格魅力充满敬意,致力于总理题词的研究;周总理也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。有鉴于此,他建议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机构协商,设立了“周恩来班”。在评选、学习中勉励同学们志存高远,传承伟人精神。

为了激励学生,赵老师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。2010年,他指导的博士毕业论文获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,这是中国传媒大学第一次获此殊荣,学校因此奖励赵老师30万元,他用这笔资金设立了“赵玉明教授研究生助学金”。对助学金的发放,他进行了充分考虑:“我的奖学金,针对那些学习成绩尚好但不拔尖,家庭条件相对困难的学生。”提到自己的贡献,赵老师说:“首先,指导学生获得的钱要花在学生身上;其次,这是集体的努力,不是我个人的成就。”他动情地回忆:“我上北大的时候也曾享受过助学金的资助,这算是对学校和社会的一个回报吧。”面对获奖同学,赵老师殷切期望:第一,诚信,这是立身之本;第二,励志,“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”;第三,感恩,回报父母、回报学校、回报社会。做好这六个字,受益一生。

捐资设立本校“赵玉明教授研究生奖助学金”授牌留影

在此之外,担任校领导的九年时间里,争取部级科研立项、推动建设211工程、图书馆建设……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赵玉明老师的身影。“三千多个日日夜夜,忙于日常科学教研、行政事务工作,个人经历酸甜苦辣,但也确实做了几件对于学校建设长期有益的实事。”回忆起那段经历,赵老师说的很平淡。

初心不老 耕耘不辍

专注广播电视史超过半个世纪,赵玉明老师不仅积极推动学校发展,还积极活跃在社会中。其中既有领导机关聘任的,如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、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担任职务;也有在中国新闻史学会、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史学研究委员会等的工作。

之所以这样忙碌,赵老师有他的想法:首先,积极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学术组织和学术活动,有机会和同行交流切磋,不至故步自封;其次,成为了学科带头人,有责任组织、推动学科的研究和发展;再次,以学科评审组织成员认真承担相关工作,既可以提高自身学术水平,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学校成就。

赵老师的多年投入获得了社会的认可,1992年起领取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,2001年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评为首届全国“十佳百优”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“十佳”之一, 2012年中国老教授协会授予他“老教授科教工作优秀奖”,2013年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“从事高教工作逾30年高教研究有重要贡献学者”称号。而更让他感到满足的,是与专家、学者、同行探讨学科建设、科研项目和教研改革中获得的无形财富。

明年就是赵老师来到广院的第六十个年头了。退休十多年来,“不闲着,别累着”是赵老师对退休生活的定位,虽然没有了朝九晚五的工作,但他依然很忙碌。

研究广电史五十余载,收集的资料足足六千余册,赵老师如数家珍:“这些是当年从台湾带回的年鉴;那些是原来的讲课提纲,还有广播电视史志、新闻传播书刊……”在他看来,这才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,赵老师将他们悉数捐赠,图书馆一层的“广电史志研究中心”由此而来。

日常生活中,赵玉明老师多与文史书籍为伴,遇有重要学术活动,他还是积极参与:“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,也是新闻研究生教育四十周年,还是中国新闻教育的百年纪念。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新闻教育,我作为第二代新闻教师,有责任回忆第一代新闻教育家,帮助记录这段历史。”

媒介在变革,时代在发展,赵老师坦言:“毕业分配的时代一去不返了,现在的学子可以自主选择,同样也需要更多的奋斗。我所做的,就是把知道的、经历过的传递下去,希望对今后的人还有些许价值。”

从学生到老师,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,悠悠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印记,但却抹不掉他的姓名,抹不掉他在广院的声与影。采访最后,耄耋之年的赵老师心心念念三个“没离开”:“我这辈子,没离开广院,没离开广电史,没离开学生。”寥寥数语,看似平静,令人动容。

(尚新英)